近日,依托杭州海关“水路进口直通关”业务,浙江华建尼龙有限公司从俄罗斯进口的满满20个集装箱的货物,在舟山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轻松实现了集装箱货物“门到门”的运输。现在,温州、台州以及内陆地区的集装箱都可以通过“水路直通关”实现“报关本地化,进出舟山化”,不仅大大方便了企业,也有力助推了舟山港做大做强。
“水路直通关”只是杭州海关服务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最新案例。近年来,杭州海关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主动作为,积极服务,围绕发展海洋经济、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点工作,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能力,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强有力助推器。
浙江省是开放型经济大省、出口大省,通关效率不仅直接影响进出口企业的效益,也影响着浙江省的投资环境。为此,杭州海关多方举措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相继启动了舟山口岸监管综合改革、义乌小商品出口监管综合改革等,完善通关监管机制。牵头建设的浙江电子口岸,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与中国电子口岸并网运行,率先实现国际、国内物流平台无缝对接,创下多项全国第一。通过实施“多点申报、港口验放”等多项通关新措施,也有力支持了舟山金塘港、嘉兴乍浦港、温州状元岙、玉环大麦屿等港口建设。
助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是杭州海关创新服务的一个重要目的。在金融危机期间,该关及时出台“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十大措施”等,为浙江应对危机、率先复苏做出积极贡献。近年来,为支持浙江省“四大建设”战略,该关打破常规,在严格把关的前提下,对大项目提前介入,采用专人联系、专窗服务、预先归类、提前审核、优先审批等服务措施,简化减免税审批手续,为企业技术改造、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试点改革是浙江省新一轮发展迎来的重大战略机遇,杭州海关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进改革试点,建立小商品出口监管综合治理机制,并根据试点中建立“市场采购”贸易模式要求,进一步研究建立小商品进出口监管新模式。加大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国务院部署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以来,杭州海关先后查扣侵权货物、物品1025.6万件,总值2628.6万元。
加快推进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发展成为杭州海关支持全省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新途径。嘉兴出口加工区B区和杭州保税物流中心相继完成正式验收,开始封关运作。同时,积极推进联网监管,大力推动电子化手册应用,积极推广保证金台帐联网管理,为企业提供了工作便利。
此外,杭州海关还通过建言献策、建立健全违规企业降级预警机制,大力培育AA类、A类诚信守法企业,努力为浙江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打造更加规范、诚信、和谐的进出口环境,开通了“12360”海关公益服务热线,为企业提供便捷的咨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