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钻利(上海)钻石有限公司总经理喻晓东感觉生意特忙,问他批发钻石的人多了,交易量翻了三四倍。
去年7月1日起,国家对钻石税收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纳税人自上海钻石交易所销往国内市场的毛坯钻增值税全免,成品钻石进口环节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4%的部分由海关实行即征即退,通俗地说就是钻商缴纳17%增值税的同时可以获得13%的退税。
“钻石是资金密集型的贸易,‘即征即退’让商家的现金流大大增加,使钻石贸易量飙升。”上海钻石交易所副总裁颜南海对此感触颇深。
记者日前从上海海关获悉,税收新政策出台一年来,上海钻交所钻石进出口增长迅猛,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了大批钻石企业纷纷入驻,一年来,新增会员35家。截至目前,钻交所已有会员201家,其中外资会员占70%,以比利时、印度、以色列企业居多。今年1至6月,上海海关驻钻石交易所办事处办理钻石及天然钻石粉末进口报关40.56万克拉,货值2.54亿美元。其中首饰用钻石36.1万克拉,货值2.5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74.23%和93.13%。
上海海关驻钻石交易所办事处主任张蓉告诉记者,税收新政实行后,上海海关加强与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合作,进一步完善验核人制度,借助专业力量强化了海关查验力度,根据钻石国际行情变化情况,通过高质量的验核和价格审定防止出现价格瞒报情事的发生,提高了查验效率。根据会员企业进出境钻石的常用航班时间,适时调整海关工作时间,确保进出境钻石落地即可申报,提高通关效率。同时,针对钻交所特殊监管区域的特点,探索完善交易所电子交易信息平台,对会员企业的月报表实施核查,通过月报表和钻交所交易平台的信息比对,及时了解企业交易动态,加强企业库存监管,同时作好相关政策的宣传配套工作,提升企业守法自律意识,促进钻交所健康发展。
另据了解,今年1至6月,上海钻交所钻石进口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国内钻石市场需求旺盛,成品钻进口增势强劲。新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降低了交易成本,直接惠及钻石零售商,买方市场踊跃。同时,受人民币升值影响,钻交所内会员企业进货补仓实力有所增强,再加上于国内零售市场钻石销售的旺季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国内市场需求膨胀,货源供给渠道通畅,形成良性互动,这些都对钻交所成品钻进口放量起到了拉动作用。1-6月,钻交所成品钻进口近29.1万克拉,货值2.38亿美元,分别增长98.5%和103.4%。其中,一般贸易申报进口成品钻12.7万克拉,货值1.02亿美元,分别增长了2.16倍和1.54倍。
二、首饰用毛坯钻加工贸易进口大幅增加,体现了国内毛坯钻加工业的发展需求。1-6月,首饰用毛坯钻加工贸易进口6.48万克拉,货值1450万美元,分别增长29.6%和24.7%。同期,一般贸易进口0.56万克拉,货值116万美元,分别增长9.8%和34%。
三、交易活跃,钻交所保税平台作用显现。新政策执行后,不仅拉动了国内买方市场,也活跃了钻交所内卖方市场的交易,以开拓市场为主要目的利用钻交所保税平台开展钻石存储、中转、商品调配等相关业务成为新的趋势。如在4月份举办的“上海国际珠宝展”期间,钻交所内不少外资会员从境外大量备货充实库存,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展示公司实力。1-6月,以海关保税进所交易的成品钻为16.38万克拉,货值1.36亿美元,分别增长53.95%和77.92%。
四、会员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信心增强,钻石货源地愈加广泛。在新政策效应助推下,会员企业将钻交所视为看货平台,开拓国内市场。1-6月,进口货源地增至21个国家和地区,自比利时、印度、以色列三大货源地分别进口了成品钻14.22万克拉、8.76万克拉和3.09万克拉,占进口成品钻总量的48.9%、30.1%和10.6%,合计占进口成品钻总量的89.6%。其中,以色列和印度进口量增长幅度较大,两者分别增长了4.8倍和2倍。[上海海关 通讯员: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