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发,现任长荣集团总裁,张荣发基金会董事长。曾任长荣关系企业董事长、台当局“总统府资政顾问”、巴拿马共和国国家总统府顾问、巴拿马共和国“驻华”名誉总领事、菲律宾共和国总统经济顾问。
作为全球知名的船业巨子张荣发,以一艘破旧的散装船白手起家,可说是位传奇人物。1927年10月6日出生于台港港口城市基隆。张荣发从小在海边长大,天生就注定要“靠海吃饭”。张荣发的父亲是船上的木工,在他18岁时就死于海难,7个子女全靠寡母抚养。然而,张荣发并不屈服于困顿的环境。他自小就显露出绝不就此低头的骨气,逆境反而锻造了他创造新天地的气概。从台北商业职业学校毕业后,张荣发就跑到海运公司打工。少年气盛的张荣发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从最早当事务员,一步步升为事务长、理货员、二副、大副,最后升级考到航长执照。这些坎坷的经历,对张荣发日后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属于台湾老一辈企业家的张荣发。虽然仅有职校夜间部学历,没有显赫的家世,就像游戏“大航海时代”中的主人公一样,事业从一艘船龄20年仅四五百吨的老货船起家,经过40年的耕耘,一手创立了长荣集团。
现如今长荣集团旗下有海运、空运、长荣国际及长荣开发四大体系,海运体系包括长荣海运、长荣国际储运、台湾码头服务公司、荣升海运等;航空体系包括长荣航空、长荣航勤、长荣空厨、长荣航天科技、长荣空运仓储及立荣航空等。
60年代初,张荣发抓住台湾经济起飞的机会,于1968年9月1日创办了长荣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成立之初,仅以一艘二十年船龄的杂货船刻苦经营,一开始就跑其他人不敢跑的中东线。当时中东航线并不热门,有人好意劝他,不要开这个航线,因为远东运费同盟的船舶公司已准备联合对付新加入的公司。结果,长荣第一次出航中东,就只能从日本装些笨重的铁条,虽起步艰辛,但长荣海运却始终提供完善的运输服务品质,渐渐获得货主的肯定与支持。创业时的种种挫折,反而激发出张荣发更大的战斗意志。再加上日本的“丸红商社”慧眼识英雄不断给长荣资金上的帮助使的长荣一步步的站稳脚步,而在这段期间张荣发意识到“定期化航线”的重要性,因此致力于其发展,并且开始不断的扩充船队。
70年代末是世界航运的黄金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建造快速、经济、安全的集装箱轮船。为赶上世界潮流,张荣发决定发展集装箱。1975年,长荣海运公司的第一艘集装箱船下水,首次远航台湾至美国东海岸的定期航线。1984年7月,长荣海运更开创了史无前例的环球东、西双向全货柜定期航线,奠定长荣在全球货柜船业务的领先地位,长荣船队的规模,自此一直居于全球货柜船队之首,张荣发也被称为世界“超级航运帝国皇帝”。
1988年9月藉由海运事业在世界所奠定的根基,张荣发一手创立台湾第一家民营的国际航空公司——长荣航空(EVA)。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长荣航空已与华航并列为台湾两大航空公司。如今长荣航空从首航时仅拥有两架飞机,发展到如今拥有近40架客货机的规模,航点遍及欧、美、亚、澳4大洲30余个城市,其成长速度已创下世界民航史上前所未有的记录。而今年春节包机直航,6家航空公司中就有长荣航空,其竞争力在台湾谁敢小觑。
张荣发不安分的性格,使他不断地寻找新的挑战。在海运起家后,80年代的长荣便逐渐扩大经营范围,向航空、旅馆、房地产、钢铁等领域发展。长荣对航运业的经营已形成“一条龙”网络,涵盖了上、中、下各个层次,除客、货运输外,集团还设有航天科技、重工、造船、集装箱、码头服务、航空地勤、航空餐饮服务及酒店业等实体。
另外,长荣是进大陆较早的台湾大型集团,1994年,在台湾当局允许航运业赴大陆投资及经营码头业务后,长荣旗下的长荣、立荣两家海运公司闻风而动,分别以5000万美元和3000万美元,在上海、青岛、广州等地投资经营货柜集散场及码头业务。虽然这8000万美元投资对张荣发而言仅是探路,但这在当时却是台湾服务业中对大陆投资规模最大的一笔。
尽管由于台湾政策的限制,长荣集团进入大陆并不顺畅,但长荣近几年的准备动作十分积极。除了目前在北京已有长荣航空办公室,在寻求与大陆航空业者的合作外;长荣海运在大陆也已成立上海长荣集装货运公司(出资600万美元,持股60%)、上海宝荣国际集装公司(出资800万美元,持股65%)、宁波长胜货柜公司(出资1241万美元,持股40%)、青岛长荣集装箱储运公司(出资700万美元,持股40%)、深圳运荣运输公司(出资175万美元,持股55%)和深圳和记内陆集装箱仓储公司(出资550万美元)。另外,集团也通过长荣和立荣,积极在大陆成立营运据点,目前在上海、深圳、天津、北京等约20个城市,均已设有营业据点。长荣可望成为未来两岸三通后,能最快切入大陆市场的运输集团。
张荣发在台湾素有“红顶商人”的名头,但为了和大陆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张荣发已于去年辞去“台湾总统府资政”的职位,长荣海运还决定将船队三分之二的货轮国籍,由巴拿马以及台湾地区移往英国和意大利,以布局欧盟和大陆市场。
业界分析,张荣发此举,除了基于税赋和战争风险的考虑外,着眼的正是大陆商机。因为如将船只改在于英国和意大利设置或购买的公司名下,以百分之百外资的方式到大陆设立分公司,就可以降低营运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据说长荣海运的目标是争取占有大陆海运市场10%的占有率,陆运目标是在台商主要投资点筹建集装箱运输公司;空运目标是除了目前在北京设办事处外,争取能投资沿海机场的地勤、货运站等项目,以期在两岸三通全面开放后获得最大商机。
目前,长荣集团已发展成集海运、空运、内陆运输、货柜、酒店、制造等业务为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除了旗舰长荣海运外,另有十家关系企业,分别是长荣运输、长荣重工、立荣海运、长荣国际、长荣货柜、立荣航空、长荣航空、长鸿营造、荣刚重工、长荣空厨等公司。据保守估计张荣发自有资产近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