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以来,关于欧债危机的消息满天飞,其中以负面消息居多。虽然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一季度经济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2.5%,全年增速将达到超预期的1.6%,总额780亿欧元的救助葡萄牙方案也在5月中旬的欧盟财长会上通过,但这些没有化解外界对危机持续发酵的担心。
外界担心,受财政紧缩和欧元单一货币体系影响,欧洲经济复苏不平衡问题会进一步加剧;北欧等核心成员国国内越来越强的反对声音会影响救援方案的达成;希腊等欧元区外围成员国虽然接受了大规模援助,但偿债能力并未根本提高,国际评级机构不断降低其主权信用评级,使其在金融市场上借债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
近期,西班牙、意大利和比利时评级前景又“被看淡”,加上各方在债务重组问题上的分歧,市场对葡萄牙救助方案的不认可等,令外界的忧虑有增无减。
只要投资者对欧元区解决债务问题能力的信心不足,任何关于欧债危机的“风吹草动”都可能被过度解读,引起市场恐慌。媒体一度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卡恩的丑闻与引爆欧债危机第二波扯上关系。
市场正密切关注欧债危机的一举一动,担忧危机可能会向欧洲银行业传导,引发系统性风险。雷曼兄弟倒闭的教训已经发出警示,银行业危机将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甚至可能波及全球。据估算,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主权债务总额约为2万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由欧洲银行持有。这些债务如果注销30%,给欧洲金融体系造成的损失可能与次贷危机给美国银行业造成的影响不相上下。
但为何欧债危机在经历了4月份短暂平息后,5月份风云再起?不排除其他几种解读。
其一,美国借欧债脱身。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热炒欧债危机可能卷土重来,其实正当美债问题高企的时刻。众所周知,目前美国总的债务水平比欧洲要高。美国财政部5月16日已公开承认,美国债务已达14.29万亿美元的法定上限,规模与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相当。欧债和美债都存在问题,但为何偏偏外界只将目光聚焦在欧债问题上?时机的选择上,是否有国际投机资本炒作,通过打压欧债来转移对美债注意力的意图呢?不管是何意图,实际情况是美国此刻正享受好处,市场对美国经济放缓的事实视而不见,美债再次受到追捧,国际资本回落美国。
其二,欧元区有意为之。今年以来,欧元兑美元汇率升幅已接近9%。欧元币值走强并非因为欧债危机已经结束或欧洲经济基本面全面走好,而是因为美元更加疲弱。欧元大幅升值虽有助于提振市场对欧元信心,但会显著威胁到欧元区的经济复苏,尤其对葡萄牙、爱尔兰等严重依赖出口提振的外围国家影响更大。欧元亟需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来扭转继续升值的趋势。
其三,德国的谈判策略。有分析认为,这是德国等核心成员国为增大希腊等外围成员国的市场压力,而有意放出的负面消息。希腊“被退出”传闻最早就是由德国媒体爆料的,目的是为了迫使这些国家接受德国等提出的改革计划。
其四,希腊自我炒作。另有分析指出,有关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的传言不过是该国为修改救助协议的一种策略,是为找到谈判筹码而进行的自我炒作。今年3月召开的欧盟峰会已经同意,延长希腊援助贷款的期限,但希腊政府希望能将该期限延得更长,贷款利率更低。
不管如何解读欧债危机,问题总需要逐步解决。未来,欧元区应对欧债危机很可能会遵循这样的思路:2013年之前,希腊不会出现公开的大规模债务重组,同时虽然未来不排除希腊主动提出退出或者被“踢出”核心欧元区的可能性,但时间不会在希腊完成债务重组之前;2013年6月之前,为应对希腊可能出现的融资困难,欧元区将继续在当前的临时性“欧洲金融稳定机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