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经济数据要在这个周四发布;新公布的9月外汇储备创新高,显示热钱可能加速流入;央行上周才对六家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种种联系在一起,也让不少业内专家断言,年内加息概率不大。可是尽管如此,央行却在昨晚突然宣布:从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25个基点。
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斌。对于央行选择的时点,让他感到很惊喜,他表示,“央行早该加息了,但亡羊补牢,时犹未晚,决策层还是有大智慧!”刘斌是从2010年1月份开始就认为央行应该加息的国内少数几个经济学家中的一个。就在昨天上午10点钟对他的采访中,刘斌仍坚持认为经济已经过热,应该加息25个基点。晚上加息的消息传来,令刘斌喜出望外,这在我国经济界集体误判加息的时候,这样的真知灼见显得弥足珍贵。
意在缓解通胀压力 “选在这个时点加息,也意味着,周四即将公布的 C P I涨幅应该是个很高的数字。为缓解通胀压力,加息已是不得不为。”刘斌认为,近期,人民币升值也催生了国内价格的上涨。“央行早该加息而不加息,贻误了战机。尽管从4月份已经开始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可‘金九银十’才刚开始,一线城市又传来房价又涨的消息,房价在国家的‘重拳’调控下仍然以奔腾式上涨的方式来回应。所以此时加息是能够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非常有效的手段,也比其他措施都要有效。”
银行利率低,房地产商可以毫无顾忌的囤地、盖房;而对于买方市场,由于房价不断上涨,而贷款利息不高,购房者也敢不断利用贷款炒房……所以在“国十条”和新“国五条”相继出台后,此时加息是政策的延续,由于前期房地产调控政策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加息进一步表明了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心。
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最近,大家关注比较多的就是汇率战争,人民币在短短一个多月里,升值已经超过2%%。而此时加息更能调控出口成本,促成出口产业调整和升级换代,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刘斌表示,只有提高利率、给出口和过热的经济撤火,才能减缓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压力。如果不加息,汇率高地将彻底失守,贸易保护主义将更加猖獗。
解释,加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内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出口成本加大,那么出口量也会减少,相应地也会增加进口,最终,外汇高储备也会相应减少。“也许这样说让一些出口企业不舒服,但我们必须看到,加息对某些出口企业来说,是让他们输了一场战斗,但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却有望赢得一场汇率战争!”
预计年内还会加息两次
“从国际上看,日本刚刚降息、而美国表示也会进一步实施量化宽松措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加息是不是面临热钱涌入的风险又加大了?而且从9月份的数据已经看出,热钱加速流入之势。”记者问。
对于这个问题,刘斌认为,由于国家不希望引发“热钱”加速流入国内的考虑,所以央行在使用货币政策时也一直被束缚,而是不断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距离上次央行加息,已经近三年了,这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不正常的。不应该被热钱问题束缚手脚。“我的观点是,欧美经济‘冷’,中国经济‘热’,热钱避‘冷’趋‘热’,流向中国,加息可以让热钱留在中国,这样可以减少其流动而产生的风险。”刘斌表示。
最后,刘斌表示,尽管此次只是加息25个基点,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它的意义在于,中国已经进入了加息通道。“我预计,央行年内还会再加息两次。根据央行以往情况看,我认为11月可能加息25个基点,12月份可能会加息50或70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