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社7月13日报道,中国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7月13日在北京表示,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造船业新接订单大幅下降,原有订单出现推迟交船和退单现象。照此下去,两三年后,中国造船能力将大量闲置。
此间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郑新立指出,2007和2008年,中国新接船舶订单量已跃居世界首位,造船总吨位已超过日本,仅次于韩国。船舶工业发展势头良好。
“但当前面临的问题,一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新接订单大幅下降,原有订单出现推迟交船和退单现象。两三年后造船能力将大量闲置。二是船用配套设备国产化率低,制约着造船能力的发挥和盈利能力的提高。”
郑新立建议当局,应针对这两大问题,尽早研究对策,在引导两大船舶制造企业提高瓶颈环节技术水平的同时,适当增加石油钻井平台、特殊用途船舶的订货,避免船舶生产的大幅度波动,支持船舶工业做大做强。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船舶制造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从2005年以来,中国造船业呈快速增长态势,2005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21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2%,新承接船舶订单1,69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2006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45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20%,新承接船舶订单4,2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0%;2007年造船、修船和船舶配套业实现全面增长;2008年1至10月,中国船舶工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三大造船指标大幅增长,主要经济指标显著提高,船舶出口增长强劲,同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波及全球,中国船舶业受到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