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天津市尚友里社区居委会前人头攒动,居民们前两天就看见宣传海报上写着今天在这里要举办“海关法进社区”活动,而且讲的都是行邮、旅检方面和老百姓日常进出境行为相关的内容,好多居民早早就来到了居委会门前。
活动中,天津海关的工作人员向社区居民详细介绍了在进出境过程中行李物品邮递和旅检方面的知识及一些容易忽略的注意事项等,同时一一解答了居民们提出的各类问题,并结合所介绍的内容在现场进行了知识竞答,引来许多居民驻足参与。现场发放的数百份宣传资料和布置的20米图文并茂的宣传长廊,形象具体地介绍了海关对进出境行李物品的监管规定,加深了老百姓对海关行邮、旅检方面法律法规的了解。
“海关在进出境行邮、旅检渠道查获的案件中,有不少是由于市民对海关监管规定不了解,携带了不允许出入境的物品,或是对某种物品携带过量造成的。对个人而言,不仅会因为违规物品被查扣甚至罚款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耽误行程,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们这次来,就是想面对面地告诉大家在出入境过程中有哪些需要关注的海关规定,如何正确办理相关手续,让老百姓心里明白、办事省心”,天津海关监管通关处行邮监管科袁广瀚科长介绍说,“比如,在出境时,每人可以携带的人民币现金数量不可超过两万,每人可携带的外币现金数量等值不超过5000美元。很多市民在境外旅游时花了不少钱购买了很多当地的特色商品,比如象牙、乌木、犀牛角等,但是在回国时才知道国际间限制濒危野生动植物制品贸易的保护公约,物品轻则被海关收缴,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及法律。其实只要大家对海关法稍作了解,这些违规违法现象都是可以避免的。”
天津海关法规处负责人张志丛处长介绍说:“一直以来,天津海关的法制宣传工作大多针对广大进出口企业开展,像今天这样与社区居民面对面的机会比较少。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升,利用假期出国旅行的人们也在逐渐增加,市民了解海关行邮、旅检知识的需求也在增加,我们就考虑如果送法进社区,应该对市民们还是有一定实用价值的。从现场效果来看,更坚定了我们把这项活动深入开展下去的信心,也为我们今后将这一宣传形式深入推广下去开了个好头。”
“听了今天的介绍,我发现这行邮、旅检知识对于出入境的人们来说还真是举足轻重,我们尚友里社区的侨属侨眷比较多,而且社区居民出国学习、旅游也越来越普遍,以后出入境的时候,了能能带什么东西,可以带多少,就会让大家的出行更加方便,旅途更加愉快。这次海关法走进社区,真让我们这里的居民们受益匪浅。”尚友里社区居委会王秀荣主任对笔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