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携带毒品的邮包到国内,真实收货人并不出现,而是委托毫不知情的朋友、同学来代替收取,以此来逃避打击。周五,杭州海关发布警示,从去年11月份以来,查获利用国际邮件走私毒品入境案件7起,同期全国海关查获的类似案件量也大幅增加。海关缉私部门提醒,在代他人收取国际邮件时需提防“毒品陷阱”。
义乌做外贸的秦老板在中东和东南亚一带都有客户,平时主要通过网络和电话联系。去年10月份,一个平时在网上有过联系,网名为“BEN”的客户打电话来请秦老板帮忙,“BEN”称自己刚刚回国,有个国外朋友发了个包裹给他,请秦老板帮忙代收下。因为觉得是件小事情,虽然对“BEN”不熟悉,秦老板还是答应了。
不久,包裹收到了,担心经过国际托运后货品损坏,秦老板打开包裹想检查一下,结果发现里面的东西像是毒品大麻,马上报警。杭州海关缉私警察随即在秦老板位于义乌的住处进行布控,并交待她通过手机、网络聊天等方式催促“BEN”前来取货。三天后,缉私警察将前来取货的“BEN”当场抓获。经鉴定,该邮包内装2大包疑似毒品物质确为毒品大麻,重量达3465.53克。
杭州海关缉私部门表示,最近发生的毒品走私案件中,出现了新的手法,特别是曾经出国留学过,或者从事外贸工作,有海外关系的市民特别要当心,杭州海关已查获多名受外籍毒贩蒙蔽代为收取邮件的中国籍人员。这些人员多是外籍毒贩通过各种渠道认识的同学、朋友等,他们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国际贩毒团伙走私毒品的工具。
杭州海关提醒,浙江省外向型经济发达,对外交流频繁,高校、小商品市场等地外籍人员众多,容易成为国际贩毒集团觊觎的目标。希望大家不要轻易替他人特别是外籍人员代收国际邮件,谨防被贩毒集团利用。如发现毒品走私的可疑情况或相关线索,应及时向当地海关举报。[杭州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