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海关关长会议1月27日在京召开。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说,2009年海关工作惊心动魄、令人难忘。
去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2072.7亿美元,大幅下降13.9%,而海关税收净入库9213.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多收52.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衡量税收征管水平的各类指标全面提高。同时,全国海关正确处理税收征管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关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全国海关认真落实中央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政策措施,及时出台并实施海关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努力为企业提供各种通关便利,积极完善和落实减免税、出口退税、先征后返等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参加优惠贸易协定原产地谈判,稳步推进国家自贸区建设,认真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工作,全面落实国家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大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快推进电子口岸和边境口岸建设,想方设法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多做工作。
针对金融危机中处境艰难的加工贸易企业,海关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平稳发展,在努力稳定外需的同时支持扩大内需。大力推进加工贸易内销便利化,经报国务院批准,降低了加工贸易内销缓税利息率;制定了适合内销特点的审价原则和方法,允许诚信守法企业集中办理内销征税手续。着力解决了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遇到的设备、料件结转等问题。调整了加工贸易禁限类目录,暂停了限制类加工贸易的保证金台帐“实转”。制定了服务外包海关监管办法,在10个示范城市开展了服务外包保税监管试点。这些措施适应了金融危机形势下加工贸易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和有序转移。
海关把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便利和服务作为海关国际合作的目标。在国际海关合作中率先倡导“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海关合作模式,重点加强与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韩国、俄罗斯、中亚等主要贸易伙伴和周边国家地区的海关合作。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2009欧亚经济论坛上,会同地方政府成功举办了海关专题论坛和海关领导人峰会,与东盟和俄罗斯、中亚等国家海关就推进贸易便利化达成广泛共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海关合作分委会成立后,把治理俄“灰色清关”作为主要任务,确定了9个方面的合作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海关组织多边框架内积极发挥中国海关的作用,努力维护我国企业经贸利益。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和功能优势明显,区内进出口总值降幅比外贸进出口总体降幅小7.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值实现逆势增长。海关总署还与11个省区市签署了合作备忘录,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促进措施,进一步支持各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009年海关加大涉税走私打击力度,重点打击矿产品、汽车等行业性走私,切实发挥打击走私保全税收的作用,“以打促税”成效显著。去年全国海关共立案侦办涉税走私犯罪案件765起,案值148亿元,涉嫌偷逃税额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2%、69.8%和56.3%,其中偷逃税款千万元以上大要案115起。充分发挥反走私综合治理作用,开展了“两北”(北部湾、北仑河沿线)、珠江口水域“猎鲨”、CPU出口骗退税等专项打击行动。同时,严厉打击毒品、固体废物、旧服装等非涉税物品走私,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去年全国海关共立案侦办各类非涉税走私犯罪案件646起,同比增长21.9%。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新世纪以来海关工作遇到困难和挑战最大的一年。在国际金融严重动荡、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年内,我国进出口贸易从年初大幅下滑发展到降幅逐月收窄,年末出现恢复性快速增长;海关税收从上半年近千亿元的累计进度缺口逐步收缩,全年实现逆势增长;打击走私屡破大案。盛光祖说,取得这样的成绩极其不易。[中国海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