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浙江柳桥羽毛有限公司走私案已正式开庭。据检方调查认定,该公司走私羽绒案值高达4亿元、偷逃国家税款6633万元。从浙江省国税局获悉,在2007年度浙江九大税案中,有4家涉案主体为纺织服装企业,涉案金额达4700余万元。其中,有多家杭派女装企业卷入“偷税门”。
作为亚洲最大的羽绒加工企业,柳桥公司年加工能力1.6万吨,羽绒制品、家用纺织品和服装年加工能力达1200多万件。2006年该公司销售收入30多亿元,出口创汇1.7亿多美元,上缴税收6923万元。2006年底,海关缉私警察获取了柳桥公司的大量真假二套单证、进出口业务资料、仓库出入库资料、财务材料,以及为应付海关检查制作的虚假台账。搜查结果使专案组震惊,柳桥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就繁弃简”,明明是比较简单的一般贸易进口,却在利用手续相对复杂的“加工贸易”方式进行走私。经查明,柳桥公司从2001年至案发时,以低报规格、价格、少报多进等手段,走私羽绒,案值高达4亿元,偷逃国家税款6633万元。2006年底,傅妙兴等10位高管及2名境外供货商相继归案。参与侦办此案的杭州海关缉私局侦查科长吴伟民坦言,羽绒行业低报价格进行走私的情况确实比较普遍。2007年初,杭州海关又连续查获另两起走私羽绒案,涉案的杭州东兴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杭州金弘三鸟羽绒制品有限公司也都是在业内颇有名声的“行业大腕”,两家企业的走私手法与柳桥公司基本相似。
自2007年10月起,浙江省国税、公安部门联合打击利用假海关完税凭证抵扣税款违法犯罪活动的“秋风行动”。在浙江绍兴某服饰产业集群内部,2005年以来甚至出现137家生产企业集体偷税的丑闻,其中既有年产值5亿元的大企业,也有年加工额不到200万元的家庭作坊式工厂。其偷税额度多则上千万元,少的不过三万余元。[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