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批准的通关无纸化全国试点改革日前在上海浦江海关驻航运交易所集中报关点正式启动。经过一周试运行,上海海关宣布,该试点改革取得初步成功。未来将陆续在全国广泛推行,一个货物通关无纸化的时代将到来。
通关无纸化试点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以企业资信为导向,按照风险高低对进出口货物实施分类管理。对大部分诚信企业的进出口货物,海关实施无纸通关或快速通关等作业模式;对少数信誉差的进出口企业及其货物,实施重点审核、加强查验等管理措施。
有助引导企业守法自律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WTO研究教育学院副院长邱贵溪认为,通关无纸化改革有助于引导企业守法自律,同时可以促进海关行政管理理念从“执法监管”向“监管服务”转变。
在浦江海关驻航交所报关点现场,通关无纸化改革让企业的通关作业模式简化为两类:主要面向高资信类别企业的“无纸通关,企业单证暂存”,以及面向高资信类别以外企业的“单证分类作业”。
目前,上海口岸已有上海通用汽车、上海振华港口机械等5家高资信企业被纳入“无纸通关,企业单证暂存”作业模式首批试点。
减少干预加强廉政制约
对海关而言,海关管理的整体效能将进一步增强。据测算,上海海关60%的出口报关单和40%的进口报关单,将通过风险分析处置后实现计算机自动验放。以开展试点的驻航交所集中报关点出口业务现场为例,试点启动后第一周,人均日接单审核量已从800份下降至380─400份,预计可减调人员24%。改革试点将增强执法的有效性,减少人为干预,加强廉政制约,优化海关的管理方式、作业模式和管理手段,海关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将进一步提高。
中国海关总署署长牟新生表示,通关无纸化改革对海关进一步支持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今后,在上海口岸开展的通关无纸化试点改革,将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上海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