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近日公布了2006年度进出口企业“红、黑名单”。中国石油工程建设(集团)公司等195家进出口企业因诚信守法,被评为“红名单”企业,天津市云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54家进出口企业却因为走私违法上了“黑名单”。而接下来在进出口通关时,等待他们的也将是通关便利、重点监管“两重天”。
这是海关总署自2004年以来,第四次评定、公布进出口企业“红、黑名单”。为了确保“红名单”企业的“含金量”,海关不仅进行了全面稽查,同时还征求了商务、工商、税务、外汇和银行等部门的意见,确保“红名单”企业个个过硬。对“黑名单”企业,海关也以2005年度被判走私罪,或走私案值超500万元、一年内连续走私两次以上被海关予以行政处罚的企业,以生效的法院判决书和海关处罚决定书为审核依据,保证不冤枉一个好人。
新一期进出口企业“红、黑名单”已在中国海关门户网站上公布,并全部纳入海关通关作业系统,不管在全国哪个口岸通关,系统都会自动提示。此外,海关还对2003、2004、2005年度“红名单”企业的守法情况进行了复核。对16家已不再符合“红名单”标准的企业及时删除。包括最新出炉的进出口企业“红、黑名单”,目前被海关评定为“红名单”的企业共542家,“黑名单”企业240家。
海关总署负责人表示,“红名单”是海关对企业良好的诚信守法程度的认可,不仅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为企业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在全国海关范围内实施的通关便利措施加快了企业通关速度,降低了通关成本,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效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对“黑名单”企业,曝光其走私违法行为,在全国海关实施布控,予以重点查验和监管,使企业体会到了违法行为带来的沉重代价,也对其他企业起到了警示、教育和预防的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自觉配合海关管理,主动要求海关对企业内控管理和进出口行为指导规范,提升了守法自律意识和管理水平。
这位负责人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诚信守法的企业感觉不到海关的存在,让违法违规的企业觉得海关无处不在。”[中国海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