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2日,中国北京——1928年7月12日,马士基航运公司历史上第一艘货轮Leise Maersk号于美国东海岸的巴尔的摩市启航,满载着梦想穿过巴拿马运河,驶向亚洲…… 当时,Leise Maersk号装载了包括福特汽车配件和其他货物在内的3600吨货物——这相当于200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TEU)的装载量。Leise Maersk号在驶离巴尔的摩59天后到达日本;在航行的第72天抵达她的下一个目的地菲律宾。返航时的Leise Maersk号装载着亚洲盛产的糖、丝绸和油料驶向美洲。
上世纪30年代,马士基航运拓展了一条航线,并将其命名为“巴拿马航线”,那时,已有9艘现代化货轮在该条航线上穿梭。在当时集装箱尚未走进人们生活的年代,货物通常是由卡车或火车运往港口,先存放在港口仓库中。待货船抵港后,人们再将货物从仓库搬往码头,用货运网吊上甲板,最后把它们堆放在货舱中。由于这一过程极其耗时费力,货船在港口停泊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其实在马士基航运服务的早期,我们“运送”的不仅仅是货物。1950年之前,马士基航运还提供客运服务。班轮货船可以搭乘12名旅客,他们仅需支付合理的价钱便可享受“一段无忧无虑的悠闲时光,尽情体验遨游七大洋的壮阔生活,饱览航线所经之地奇异瑰丽的风土人情。”
20世纪50年代是马士基航运大举扩张的10年。这一举措在亚洲地区尤为突出。马士基航运将日本和东南亚与中东地区新兴市场紧密相连,并推出了一条“环球航线”,将西非地区纳入航运网络之中。1956年,集装箱革命拉开了帷幕。那一年,“理想10号”(Ideal X)乘载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支集装箱从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港出发驶往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马尔可姆・麦克林(Malcom Maclean)先生是集装箱的发明者。据说麦克林先生坐在卡车里等待卸货装船的时候突然想到,与其费劲周折把货物从卡车上装来卸去,不如直接在船上装卸卡车车体本身。仅经过一些微小的调整,卡车车体本身便摇身变成了可供直接运输的集装箱。用集装箱运输货物有诸多好处,例如无需仓储、减少货物损坏、简易了运输环节、加快了操作流程并促进其实现标准化。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货运效率,降低了货运成本。正如《经济学家》杂志所言,“没有集装箱就没有全球化。”
但在当时,集装箱航运尚未真正开始她的航程。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集装箱化标准才得以确立。1973年,马士基航运订购了她的第一艘集装箱货轮。1975年,可装载1400只标准集装箱的Adrian Maersk号执行了马士基航运历史上的第一次集装箱化航行。这次航行的路线正是47年前开辟的著名的巴拿马航线。集装箱革命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如火如荼地展开,越来越多的货物开始使用集装箱进行运输。新的装配有集装箱吊车和集装箱堆放区的专业集装箱码头和集成贯穿整个运输链文件和信息流的物流标准也随之应运而生。为大力推动集装箱化进程,A.P.穆勒先生对其运输业务采取了更位激进的全面扩张——在发展航运业务的同时,涉足码头和港口建设,并成立了相应的物流公司——马士基物流公司(原名Mercantile公司)。
20世纪90年代,马士基航运将精力集中在同其他航运公司的合作(铁行渣华公司和海陆公司)和并购(1993年收购东亚公司,1999年收购海陆公司)。这些举措的目标是保证公司和客户共同成长,满足客户随着日益增长的贸易和全球化进程提出的各种要求。这一目标在今天依然引领着马士基航运在全球的发展。与此同时,马士基航运开始研制自己的货轮。1996年,可装载6000个标准箱和15名船员的Regina
Maersk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化集装箱货船。然而,仅仅在Regina Maersk号称雄世界一年之后,可装载6600个标准箱的Sovereign Maersk号就在1997年取而代之。
2006年,可装载11000多个标准箱的艾玛?马士基(Emma Maersk)号(该装载量是Leise Maersk号的65倍!)为业界定立了新的经济、安全和环保标准。 “艾玛?马士基号”所属的超大型(PS级)货轮是迄今为止最为环保的货轮之一,拥有先进的能效系统、废热循环系统和电子控制发动机等特殊装配,通过降低百分之十的总油耗减少排放。 此外,“艾玛?马士基号”的船体上还涂有以无害硅为基础原料的防腐涂料。这一措施可以降低对海洋水质的影响,并减少水的阻力,估计每年降低油耗达1,200吨。同时,船内还装配有防护性燃油舱,作为预防措施,以免发生事故时燃油外溢。“艾玛?马士基”号自2006年底开始服务于亚欧航线,其首航便分别停靠了香港、深圳、和厦门。
今天,80年后的今天,马士基航运已成为航运业的领袖和世界上最大的班轮航运公司,拥有一支由500多艘集装箱船和超过1,900,000个集装箱组成的船队,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的42个城市设有办事机构。 作为业界先驱,马士基航运也率先投身和参与全球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行动,通过科技革新不断推出环保举措落实到自身运营实践中,同时也针对节能减排推出创新服务,携手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绿色运输。我们将继续以平稳、可持续的方式经营业务和开展贸易,实现经济的长久增长和繁荣。[中国国际海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