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机场密集、跑道交错、空域狭小、飞行复杂,是世界上空域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其飞行量约占整个中南地区的50%。民航中南空管局局长张建指出,中南地区现有的空域容量已经趋于饱和,特别是珠三角频频出现流量拥堵,在飞行高峰期,航班大量延误,航班正常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张建说,中南空管局通过对影响广州、深圳机场正常率原因的统计分析,去年广州地区涉及到空域原因而实施的流量控制占总流量控制量的71%,因天气原因进行的流量控制为20%,9%是因为管制员劳动负荷原因进行流量控制。而目前珠三角空域布局形成于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难以满足未来10年流量增长的需要。
首先,可使用的空域无法满足多跑道飞行程序设计规范的要求,限制双跑道独立运行,制约了机场容量。
第二,进近(终端)区空域存在结构性缺陷。受目前空域环境限制,在广州进近管制区内,珠三角机场的进离场航线和80%飞行流量主要集中在机场东侧的“英德─ 平洲─石龙─龙门”四点联机范围的狭小空域内;在珠海终端区,机场的进离场航线和85%的飞行流量主要集中在“石排─连胜围─观澜─黄江”四点联机范围的狭小空域内。
第三,航路容量制约了珠三角航班增长量。珠三角是京广、沪广航路汇聚点,受航路容量的影响,京广、沪广航路经常发生流量控制。
第四,空域灵活使用的协调和管理能力有待增强。